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,推动党建与文化传承创新深度融合,6月26日,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赴南通开展“党建领航・艺韵传承——讲好非遗里的中国故事”专题党日活动。活动以南通博物苑、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、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为实践阵地,通过非遗研学、校际交流、党课学习等形式,让党员教师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,强化党建引领下的文化传播使命。
一、溯源历史文脉,感悟博物精神
上午,党总支首站抵达南通博物苑。作为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,其由近代实业家、教育家张謇于1905年创办,以“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”为宗旨,构建了收藏、研究、展示、服务公众的完整体系。在讲解员引导下,党员教师深入了解张謇“教育救国、实业兴邦”的理念,参观了历史文物与非遗藏品展区,通过博物苑的“以点带面”式展陈,直观理解了中国博物馆“以文化人”的发展道路,也为解读中国近代历史打开了新视角。
二、校际联动互鉴,艺术赋能交流
依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“感知中国”平台,南艺国际学生与南通大学国际学生围绕“非遗与当代艺术”主题展开互学互鉴。在范曾先生“回归古典、回归自然”的艺术理念感染下,学生们参观了馆内书画、雕塑等作品,探讨传统笔墨语言与现代审美表达的融合。两校教师就国际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、非遗课程共建等议题进行交流,为深化校际协同育人奠定基础。
三、沉浸非遗技艺,党课绽放新韵
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,研学团队开启沉浸式非遗体验。党员教师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艺,从刻板、刮浆到染色,亲手制作非遗文创作品。随后,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奚协以《党建引领非遗国际传播的实践与思考》为题讲授专题党课。她结合立项书中“党建+非遗+国际教育”三位一体模式,强调要将党的文化发展理念融入非遗传承,推动国际学生成为“中国故事的讲述者”。党课结束后,观看非遗纪录片《蓝印花布,非遗有新人》。短片中年轻传承人以创新设计赋予传统技艺时代活力的故事,引发热烈讨论。
四、党建铸魂赋能,聚力文化远航
此次党日活动以非遗为媒,将党建工作与文化育人、国际教育深度结合,是落实基层党建“书记项目”的关键举措。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构建“党员教师示范引领-国际学生深度参与-非遗文化海外传播”的闭环生态,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引领力,为中外文化交流注入红色动能。